目前分類:讀書心得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這本書我讀了兩次,兩年多年讀一次,最近又拿出來翻看一次,對照上次讀書的心得,看得出這兩年來自己在修行上的腳步。

兩年前看這本書,覺得像在看心經,現在這個感覺依然沒變,這本書可以當成是一段領悟空的過程,那是蘇格拉底為作者設計的一系列課程,讓他解脫人的束縛,進入和平勇士之道。

現在我看懂了更多的東西,我瞭解這個故事可以說是一個門派的靈修方式,一種法門,而不管哪一種法門,都是師傅帶進門,修行看個人,所以基本上的精神可以參考,但操作上適合作者的方法並不一定適用其他人。再來,當作者發生車禍之前,蘇格拉底曾經說過「該來的總是會來」,一年多前我師父也跟我說過同樣的話「該來的躲不掉,要勇於面對」。不管方法是什麼,要從舊習中解脫,並且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每個人都是蒙塵的寶石,需要經過淬鍊才能見到內在珍貴的光芒,這過程不一定是痛苦,但辛苦免不了。撐過去了,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,撐不過去就下次再來。而作者遇到車禍使他的體操之路倍為崎嶇,並不是因為他走上和平勇士之道的關係,那是已經寫好的人生劇本,或可稱為命運;修行者不會被額外賦與痛苦與磨難,仁慈的導師反而會協助修行者將苦難轉化為提升的力量,讓修行者在度過的同時還能更上一層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  • Apr 30 Thu 2009 01:27
  • 奇蹟

奇蹟.jpg 

這本書的附錄我還沒讀,但是光本文就太讓人讚嘆了,所以要先來分享一下。

首先,這整本書都很精彩,不管是中風過程的描述,復原的過程,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解析中風的狀態、復原的方法,或者把自己中風的經歷跟生理學及心智的連結,都寫得太棒了。今天在澡盆裡看到第十三章--中風帶給我的洞察,以及之後所有的章節,更讓我驚嘆這可能是第一本把修行經歷跟神經科學完整連結的書。雖然作者不把它稱之為修行,但追求心靈深處的平和,不就是修行的目的嗎?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行善的誘惑.jpg [照片引用自博客來網頁]

這本書的作者可是彼得杜拉克這位管理學之父,我在廣告中看到這本書時,就非常好奇他會是本什麼樣的書。我家有杜拉克的管理聖經,那是本很不容易讀的書,小小一段就要反覆思考好久,但是偏偏又講得非常清楚,所以一看到杜拉克寫小說,我就趕緊買來看。

這本小書很薄,只有兩百多頁,是一本講人性的故事。看完之後有很多不同的想法,第一個跳出的想法是:「如果杜拉克有認真寫小說,八成會拿諾貝爾文學獎。」因為這本書不斷地轉換視角,時間還一直跳前跳後,但是偏偏就是井井有條,細說分明,一點含糊都沒有。我覺得他掌管思緒的能力超強,只可惜他沒有時間多寫幾個故事出來,不然應該有機會因為創出新文體而得獎。看到他的小說,我就想起高行健的小說,一樣倒錯的時序,高行健是浪漫,杜拉克卻是清晰而優雅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轉載自: http://forum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1507

作者:蔡穎卿

 我曾在女兒轉受英文教育的時候送給她一首英國詩人吉卜齡(Rudyard Kipling)寫給兒子的詩,詩名叫〈如果〉(if......,1895 年)。這首詩給當時小四的大女兒許多的激勵,在度過她自己必須逆游而上的學習處境時,她不只把詩牢牢地背在腦中,還抄寫了一份貼在上學的檔案夾中,做為生活的提醒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今天發生很多事,看了一本書--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--這些過程彷彿彼此之間都有關連,所以寫在一起。

今天早上我起不來,而且惡夢連連,一會兒夢見自己渾身大便,一會兒又夢見自己得了多發性硬化症,這些惡夢跟以往的性質不同,但是記憶清晰到讓我無法釋懷,而且又跟我最近一直思考的事有關,我很想知道它們的意義,我覺得它們應該是有意義的(自己的大便就應該自己清理,即使它們是大便嗎?)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70922
這本書一開始,是用一個考卷吸引了我的注意,但是考卷已經不見了。這份考卷有十個問題,我只答對了四個,對於平常自詡邏輯觀念甚強的我來說是很大的吸引力,所以我二話不說就領來看了(我參加了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)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不是想偷懶,不過這本書寫了很多篇章都可以單獨探討,所以只好挑我有興趣的篇章跟大家分享。「佛法要在入世中修持」這一篇,寫得我很喜歡,跟我修行前的想法也是一致的,所以摘錄其中部分文字以茲記錄:

許多誤解宗教信仰的人,認為宗教是避世、消極的。這是對信仰的不瞭解而造成的曲解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最近正在看一本書,書名是網路巨變元年: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

這是一本相當有意思的書。最近看了不少講網路經濟的書籍,這本書有點橫跨網路經濟、社會現象以及IT科技等領域,內容以Google為主題,一方面介紹Google,另一方面也從這家企業延伸去看未來的網路世界,作者預測下一個十年會發生經濟上的巨變,起因正是網路。我第一次讀日本人寫的關於網路經濟的書,讀起來的感受跟歐美方面的感受相當不同;可以說歐美的書籍著重客觀的事實陳述,但是這本書中加入了很多個人的情感語言,是能引起「同感」的書籍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現在已經有很多研究證實母乳裡豐富的DHA對孩子的視網膜發展有重大影響,但是很少有資訊說明到底是什麼樣的影響,剛好我學的是人工視網膜相關的議題,就在這裡為大家說分明。

首先先講DHA,在哺乳全書裡提到,DHA是神經形成「髓鞘質」的關鍵脂質,髓鞘質負責神經突觸路徑上的絕緣工作。現有的研究指出神經訊號的傳導是透過一連串的電訊號,電訊號與電訊號之間如果沒有良好的絕緣就會互相干擾,在電路上稱之為「短路」,台語俗稱「相打電」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這一篇不能歸類於深度探討,因為我對於錫安會以及聖經、基督教的瞭解都太少,充其量只是個門外漢稍微以我淺薄的理解去推想,所以只能說是我對「達文西密碼」一書當中女神崇拜的理解,至於宗教間的恩怨糾葛,我想先暫時放一邊。

基本上,這本書中女神崇拜的基調還是耶穌崇拜,與一般基督教的信仰差異,在於崇拜的是耶穌的「人性」還是「神性」。這本書立論的根基是基督教為了強化宗教的強度與崇高,所以在宗教的演變過程中將耶穌的人性部分除去,改以異於常理的所謂「神蹟」將耶穌神化,造就今日基督教的信仰。而錫安會的「女神崇拜」其實是為了保護耶穌的妻子--抹大拉的瑪麗亞--存在的事實,所以稱之為「女神崇拜」並不貼切,因為他們並沒有把抹大拉的瑪麗亞神化後信仰,只是客觀地保留她存在的事實,保護耶穌人性的證據而已。

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