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我都會在下午溜到咖啡廳去點一杯飲料,審幾篇論文,咖啡廳裡有一對母女吸引的我的目光。女兒大約是四歲左右的年紀,媽媽還相當年輕,我聽見她們一起算數學、學語言、做美勞,第二天她們還一起玩了一會兒。

第二天的下午,我看到更有趣的一件事:咖啡廳裡來了另一對母女,這對母女的年紀與另一對相仿,但是媽媽們沒有交談,應該不相識,但是孩子就是忍不住想走在一起;即使第一對母女在玩木頭人的時候,我都感覺到兩個孩子想要一起的氣氛,也因此與媽媽一起玩的女兒竟有點寂寞的味道。

當下我就在想,孩子要什麼?我想他們需要的是同儕的陪伴與父母的支持吧。

打從女兒出生那一刻開始,我就知道她在一步一步遠離我而成長,只有最初的一年她會完全需要我來滿足生理需求,漸漸地她的心理需求會帶領她追隨同儕,慢慢地她會長成獨立自主的個體。雖然說父母的陪伴質與量一樣重要,但是孩子還是會需要父母以外的人,如果父母完全佔據了孩子的時間,似乎也會造成孩子的困擾。

最近我更有深刻的感受:平常我們會帶女兒去百貨公司的遊戲區玩,週末也開始帶她去兒童公園,她會自己去融入都是孩子的環境,學習怎麼跟同儕互動、相處,在這個時候,她只需要知道在哪裡找得到我們,並不需要我們出面引導(干涉??)慢慢地,我們只需要帶她去有遊樂設施、有同伴的地方,然後夫妻倆就能坐下來好好聊天休息了,這個模式讓我們都很輕鬆而盡興。

這個體會也讓我鬆了一口氣:父母的陪伴很重要,但是「完全的陪伴」不需要。所以父母理所當然有時間去發展自己,不能拿孩子當藉口,更不能阻擋孩子尋找同儕的陪伴。

還有,這證明我要多生孩子是對的,因為最穩固的同儕莫過於手足,即使年齡相差不小,依然可以玩得很開心。昨天女兒最喜歡一起玩的「小」姊姊可是國中生呢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